您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党群工作 > 清风徐来
 
 
廉文《境界与文化》
点击数:  添加日期:11年07月25日  
廉文荐读
境界与文化
陈锋
哲学家冯友兰指出,人与其它动物不同、在于人做事时了解自已在做什么,并且自觉地在做。正是这种“觉解”,使他正在做的事有了意义。一个人对做事自觉的意义,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。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,但是各人的觉悟程度不同,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。
因此,每个人都有自已的人生境界。而总体来看,境界高低标记人生意义自觉的程度,是不同价值观的展现。但是,作为社会性动物、文化的动物,人生的意义不是完全自赋的,人生境界往往在社会群体中、在社会意义体系中才能得到界定和评价。只有那些以自身价值赋予社会以价值,给人以心灵的震撼、鼓舞和激越,使人产生敬仰和赞叹的精神境界,才可以称其为壮美而崇高。
毛泽东对白求恩就有一段著名的评价,他说;“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。从这点出发,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。一个人能力有大小,但只要有这点精神,就是一个高尚的人,一个纯粹的人,一个有道德的人,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,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。”这其中实际就提出了五种崇高人生境界。
境界的形成和提升离不开日常实践的历练。但是,这种历练必须以健康的、先进的文化为背景。先进文化是社会生活意义的符号体系,它对于置身其中的人具有陶冶、塑造作用,这是一个文化人和人文化的互动,美学上称之为“移情”。所谓“移情”,就是人的情感“外射”到事物身上去,使感情变成事物的属性,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。反过来,文学艺术作品的思想主题也可以“移情”到人的心理世界,通过作用人的感觉、情感、意志,塑造人的心灵。这就是一个外物唤起,由物及人,人融化于“气之动物,物之感人”的整个过程。
于是,作为思想理念表达的文学艺术,它们刻画的境界反映着、建构着人的思想境界。王国维在《人间词话》中说:“古今之成大事业、大学问者,必须经过三种之境界:‘昨夜西风凋碧树。独上西楼,望尽天涯路。’此第一境也。‘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。’此第二境也。‘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’此第三境也。”郑板桥的七绝《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》诗画通融,展示的是一种为政者与民众疾苦休戚相关的境界:“衙斋卧听萧萧竹,疑是民间疾苦声。些小吾曹州县吏,一枝一叶总关情。”毛泽东咏赞梅花:“俏也不争春,只把春来报。待到山花烂漫时,她在丛中笑。”其中的境界正是共产党人坚强勇敢无私高尚豁达情怀的写照。
明代著名政论家薛提出,从政廉洁自律也是分境界的:“世之廉者有三: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,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,有畏法律、保禄位而不敢取者。见理明而不妄取,无所为而然,上也;有尚名节而不苟取,狷介之士,其次也;畏法律、保禄位而不敢取,则勉强而然,斯又为下矣。”廉政境界具有层次性,这就要求把发展廉政文化、加强文化修养作为塑造、提升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思想境界的重要方式。廉政文化,在形式上是关于廉洁从政的政治文明形态,在内容上包括廉洁从政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。廉政文艺是表现廉洁从政理念和规范的作品,它们发挥美育的功能,引领从政境界、廉政境界走向崇高。崇高的境界可以洞明世理,端正对人生意义的认识,从而生成正确的权力观、利益观,形成预防腐败、保持廉洁的牢固关口。
 
 
版权所有:无锡市妇幼保健院 ICP备案号:苏ICP备05017912号 公安备案号:32021302000162 安全支持:江苏骏安检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