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起大学生干部甄鹏,熟悉他的人这样评价:有点傻!
能留高校任教当干部,他却选择去部队的一支医疗服务队,当一名合同工;成为知名医学专家后,面对数十万元的高薪聘请他不去,毅然选择了当兵;大都市里的几家大医院接连抛来调他的“橄榄枝”,他却一再拒绝,坚持留在边塞小城……
甄鹏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?他又为何屡屡犯傻?他的人生之路如何?日前,记者走近了甄鹏,走进了他的内心世界。
大学毕业后,能留校任教当国家干部,可他却一头扎进一支部队医疗服务队,当了一名合同工——
“哪里最需要,哪里就最能体现人生价值!”
“我被学校评为‘优秀大学毕业生’了。”1998年盛夏,就读于内蒙古民族大学临床医学系的甄鹏,打电话把这一喜讯告诉远在他乡的父母时,兴奋得父母一夜没合眼。因为他们知道,能评上优秀大学毕业生,就意味着能留校当干部。
“大草原出个大学生不易,能当国家干部更难。”家乡父老听说甄鹏成为全校所有医学生中,惟有的3个优秀大学毕业生后,都打电话祝贺。
然而,甄鹏的选择却出乎所有人意料,他想回到家乡、回到草原去。“家乡偏远、落后,老百姓看病需到几百甚至上千里外去,有的就因为看不起病而不去医院,有的则因看病而负债累累。”往事如昨,这些早已深深地刻在了甄鹏的脑海里。
怀揣毕业证书返乡时,一下火车,甄鹏看到一个部队医疗服务队在招聘,他没加思索就报了名。因为他心理清楚,这支医疗服务队的前身是沈阳军区220医院,数十年来一直义务为当地百姓送医送药,而甄鹏从小就对军营充满了憧憬。读中学时,他时常因趴在墙头看部队训练而忘记了上课。
听说甄鹏要到医疗服务队当合同工,父亲老泪纵横:“在医疗服务队干月薪只有225元钱,因供你上大学,家里欠下的数万元外债咋办?何去何从?甄鹏内心充满矛盾:“当个合同工父母会咋样?乡亲们又会咋看?”
彷徨之际,一个电话让甄鹏豁然开朗。他向大学老师倾诉衷肠。“选择哪里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觉得哪里最能体现你的价值。”老师的一席话,让甄鹏找准了方向,随后,他作出了让人难以置信的选择:放弃留校!
理想和现实总是落差较大。医疗服务队的条件太差了,住的不像住的,吃的不像吃的,而且常年起早贪黑下乡义诊。因受风吹日晒,甄鹏白皙细嫩的脸很快变成了古铜色。
由于工资低、条件差,没有施展才华的舞台,一年过后,与甄鹏一起应聘到这里的十几个大学生相继“跳槽”。见此,有人劝甄鹏:“你是大学生,凭你的本事,到哪儿每月都能赚几千块,何必在这儿受洋罪!”与他一起应聘到这里来的未婚妻杨艳华也扛不住了:“甄鹏,照这样下去,咱俩的新房一辈子也买不上,要不然咱们也走吧!”
就在甄鹏犹豫不决的时候,医疗服务队传来扩容的喜讯,要恢复编制,改名为沈阳军区赤峰临床部,需要扩大规模,增设科室。这样的好消息,对于身在困境中的甄鹏来说,犹如清晨的朝阳,让他一下子看到了希望。甄鹏当即决定不走了,他和未婚妻的工资也由原来每人每月225元涨到450元。
从此,甄鹏的担子重了。他和所有的医生一样,有时要处理好几个科室的患者。这让甄鹏时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。为此,他在日夜拼命干工作的同时,还抓紧一切可利用的点滴时间“恶补”。就这样,他连滚带爬打拼了几年,得到了意外收获:从一个不知名的小大夫,很快在当地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医生了。
|